尼尔·罗伯逊:“我告诉特里,某些斯诺克球员挣得有多少,他不敢相信。”
罗伯逊在大师赛八强对阵奥沙利文前,在亚历山德拉宫接受了欧洲体育台记者戴斯蒙德·凯恩(Desmond Kane)的采访。
绿色是斯诺克这项运动的主色。罗伯逊对于切尔西足球俱乐部的热情得到了该队老队长约翰·特里的回应。特里对于蓝军的爱已延伸至斯坦福桥之外。
特里去年亲临大师赛现场,在亚历山德拉宫为罗伯逊加油。上赛季冠军联赛对阵波尔图的比赛前,他还邀请墨尔本机器携英锦赛奖杯来到切尔西更衣室。
和罗伯逊取得的成绩比起来,这似乎是莫大的荣耀。对此罗伯逊不无感激。
自2000年来,罗伯逊打斯诺克赚得的总奖金达到了320万镑,这给了他的伴侣米勒(Miller)和儿子亚历山大(Alexander)很好的生活。
绰号“澳洲闪电”、性格温和的墨尔本人不认为自己很有城府,因为他在推特上曾建议排名二十开外的选手去卖汉堡,因为那样收入会比打球挣的多。当然,这并不是因为他自己是素食主义者。
世界斯诺克主席巴里·赫恩(Barry Hearn)回应了他的推特,称斯诺克选手一年约挣6万镑——现世界排名二十的大卫·吉尔伯特(David Gilbert)2016-17赛季到目前已有约5.6万镑入账。扣去路费、住宿和报名费,还剩约4.5万镑。
不过,罗伯逊依然捍卫自己的观点:比卖汉堡挣得多点儿,但放下了球杆就维持不了体面的生活。
2005年世锦赛冠军墨菲前几周在其官网上发文称,这些大赛不足以支撑128位球手的生活。“路费,报名费,我知道一个球员要花多少。仅每年报名费一项就四千到五千镑。别的运动项目不这样,人家不好意思收那么多。个人觉得报名费应取消。非要收的话,可以这样:如果你赢了第一场,你就交报名费,输了就不用了。”
罗伯逊对特里讲了某些斯诺克球员的收入,特里不敢相信,他就说了句“天哪!”罗伯逊接着说:“也就世界前十或世界前二十有得赚,其他人赚不到钱。”世界排名三四十位的,挣不到钱,这是个大问题。“单身还好,凑活着过。倘若成家的,斯诺克不是个能养活全家的职业。”
后来罗伯逊发了推特:“我没说斯诺克不是项伟大的运动。就职业而言,它不是好的选择。即使你极具天赋,也没什么大发展。打高尔夫的可以成为顶级教练,或经营高尔夫用品店。选别的,路更宽。
大师赛冠军得主可以进账20万镑,但若止步八强,只有25000镑。胜负奖金差可见一斑。“斯诺克比赛的冠军奖金很丰厚,但不容易。你得付出多少?从冠军奖金拿出点儿,接济下面的人?”
下面的话有人不怎么爱听了,还是萝卜的推文:“高尔夫,网球和足球报酬丰厚。体育运动不是家长让孩子玩玩就完,而是看你孩子能从中挣多少钱。斯诺克这项运动,你要么是职业球员,否则就那样了。如果你没那么优秀去挣奖金,那你就没那么厉害。也没什么可以当营生的了。”
罗伯逊本人不担心钱的问题。本赛季最担心的是自己的竞技状态。去年大庆国锦赛十六强2-6输给乔·佩里的比赛中,萝卜愤而开球轰散红球堆。之后在场内也有“失态”表现。罗伯逊承认“不在状态是有原因的,有点迷失自我了。”
“在大庆的那场,我以为我和佩里会在电视转播台上打,结果我们被分到了后面的非转播台。”“我走进场地,就四个观众。能坐2000人的场馆,就四个人看我们打???”“这感觉不像是职业比赛。仅有的四个观众,整场比赛还在看手机。”
萝卜推文继续写道:“有一人拿俩手机,一直发微信。我问他,你干什么呢?中国的裁判此时不知道该怎么办,我真想拿杆把他的手机打走。”
大庆之后,罗伯逊在广州中锦赛首轮5-6败给了霍尔特,英锦赛首轮3-6输给了彼得·莱恩斯(Peter Lines),苏格兰公开赛十六强中3-4输给了傅家俊。这位在过去七年中先后拿下三大赛桂冠的球员,此时略显悲催,无处话凄凉。
如今34岁的罗伯逊于2014年创下了一个记录:单赛季轰出103杆单杆过百。他觉得在与大师赛卫冕冠军火老师交手前,自己处在竞技巅峰,两年前的半决赛上他曾6-1战胜过奥沙利文。
罗伯逊谈到:“他(奥沙利文)是世界上唯一能让球迷癫狂的斯诺克球员。”
萝卜推文:“伟大的乔丹以前说过他在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和尼克斯对打,观众人满为患,都是来欣赏精彩比赛的。和奥沙利文打就是这样。”“观众可能不会欣赏你和他打得一样快,但是高分和漂亮的长台进攻还是受欢迎的。”
做为澳大利亚众多伟大体育项目冠军之一,2010年他是英国本土外(第二个)捧起世锦赛奖杯的选手。但是显然在澳洲人们对这项运动不感冒。
萝卜推文:“我承认不管我怎么做,在澳大利亚都不会得到任何认可与关注。”
前世锦赛冠军,前世界排名第一,与山同高,也就这样了。
注:戴斯蒙德·凯恩(Desmond Kane)为欧洲体育驻伦敦专栏编辑兼记者。(编译:七公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