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就像什么呢?就像你高考只考了300分,却告诉所有人你买了最贵的网课、刷了最多的题、看了最厚的参考书。行!你努力了,可你不能连个语文阅读都做不对啊,那别人就会怀疑:你到底是看书了,还是光翻页拍照发朋友圈了?
同样的逻辑也用在国足身上:你带着这么多装备,衣服没脏、脚不跑、门不射,那到底是带来干嘛的?难不成“人墙”是用来躲在后面歇脚的?
你说女足吧,出行经济舱、装备简陋,甚至住的都不如男足宾馆高档,可人家拼得真。哪怕输球,也没人敢嘲笑她们一句“差生文具多”。因为大家都知道,她们是在为国而战,是带着热血踢每一脚球的。
你看韩国队,那叫一个拼命,一个个球员球衣泥点子一大片,脸上都是汗,鞋底踢成了黑的。再看我们国足这边,白得发光的球衣,干干净净的脸,活像刚从酒店下楼吃早餐。
别说什么“不要太苛刻”,对不起,这是国家队,穿的不是哪家俱乐部的队服,是国旗在胸前挂着。你吃的饭、住的房、用的设备、拿的薪水,都是纳税人买单的。你说你压力大,那不好意思,全世界都压力大,为什么只有你把“压力”踢成“借口”?
更扎心的是,不光输了,还输得让人怀疑你上场是为打卡——不然你解释一下,为啥连一脚射正都没有?
所以,这140个箱子才会变成网友的“显微镜焦点”。你越是不给成绩,大家越是盯着细节。你带得多,就有人说你“奢侈”;你穿得整齐,就有人说你“装样子”;你输得难看,就算喝口水也会被骂“没资格”。
说到底,球迷不是讨厌你带箱子,是受不了你输球还理直气壮的样子。
你想想看,一个国家队的新闻该是什么?“前锋精彩破门”、“门将神扑保平”,可我们的新闻永远是“谁吃了什么火锅”、“哪个球员机场穿了多贵的衣服”、“行李有多少个”。就这,还能不让人怒从心生?
更离谱的是,输完这场,足协立马换教练——这也不是头一回了。输了换人,换人再输,再换,再输,换到最后你都不知道谁是主教练,球员自己估计也糊涂了。谁能带出好成绩?谁能负责到底?都说足球是系统工程,可我们的系统永远在“重启中”。
这140个箱子,也许真装的是装备,也许真是团队协作的需要,可它更像一个缩影——装满了过去10年国足的各种“借口”和“声明”,唯独没装进去一点点让人信服的结果。
有网友调侃说:“这帮人根本没带球衣,带的是免死金牌。”
还有人说:“他们是去踢球的?不,是去免税店集合的。”
听起来好笑吧?但真的很痛。因为每句吐槽背后,其实都是国人对足球的热爱变成了失望,再从失望变成了麻木。说到底,大家不是不爱国足,而是爱过太深,被伤过太多。
再说了,足球场上最动人的从来不是比分,而是那种不顾一切往前冲的拼劲。你就算输,也得输得让人尊敬。你看世界杯上那些非洲球队,球衣破了,鞋带掉了,依然死命往前冲;再看看国足,干干净净像刚下班的白领,在场上踱步散步,还敢抱怨舆论太恶毒。
你自己都不拿这场比赛当回事儿,怎么让球迷认真对待你?
7月12号,中国男足将对阵日本队。说实话,大家早就不指望他们赢了。球迷的预期,已经从“你能不能进世界杯”降到了“你能不能射门射正一下试试”。
讲真,这不是悲哀,这是没办法的现状。你再不改变,哪怕下一次行李箱精简到每人一个拉杆箱,也还是会有人骂你:“不带装备怪不得踢得烂!”
所以啊,别再纠结行李装了啥,也别去辩解那是不是海参,是不是土特产了。与其回应箱子,不如回应一下:你们的斗志呢?你们的责任感呢?你们的职业态度呢?
要想终结这场全国吐槽大会,只能靠一个词:成绩。哪怕不赢,踢得拼一点、狠一点、脏一点、狼一点——都比现在这种“淡定散步式踢法”强太多。
说到底,140个箱子里到底装了啥?可能什么都有,唯独没有——一个民族应得的骄傲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