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李娟心中藏着一股顽强的意志。2003年,她脚部已经骨裂,但她仍旧选择坚持上场,拼尽全力为天津队夺取了全国联赛决赛的胜利。那一场关键的决胜局,她以15比13的比分成功带领天津队击败了八一队,借此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。

到了2006年,25岁的李娟迎来了她第三次入选国家队的机会,可以说是“大器晚成”。主教练陈忠和特别看重她的全能性,不仅主攻位置,接应、后排防守也都毫不逊色。200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上,李娟与王一梅组成的强大进攻组合,将巴西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。央视的解说员也忍不住赞叹:“李娟的斜线扣杀简直就像装了导航,精准无误!”

北京奥运会前,李娟和陪练教练袁灵犀的恋情曝光。两人互相支持,在训练中互帮互助,成为了国家队的一段佳话。但到了2009年,随着全运会后两人的感情开始逐渐疏远,媒体的报道也变得更加频繁。后来,袁灵犀与魏秋月的婚讯传出,媒体开始炒作三角恋的新闻。李娟在微博上简短回应:“有些球必须重扣,有些人适合轻放。”她还主动邀请魏秋月担任自己婚礼的伴娘,最终让流言不攻自破。魏秋月也曾表示:“娟姐教会了我如何平衡感情与事业。”

2013年,李娟退役后,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意外的决定:她没有选择接受商业代言或参与综艺节目,而是回到了天津体育学院,成为了一名排球课程的讲师。她所讲授的《现代排球战术》课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,学生们表示:“娟姐能够运用数学公式分析扣球角度,还能结合《孙子兵法》讲解防守阵型,真的是既专业又生动。”

2020年,李娟带领团队研发的“智能排球训练系统”获得了国家专利,如今这一系统已经在许多青训基地得到了广泛应用。如今的李娟,生活充实而幸福。她的丈夫是一位航天领域的工程师,两人因为对“数据分析”的共同兴趣而走到了一起。李娟常开玩笑说:“他研究火箭弹道,而我琢磨排球扣球轨迹,我们俩能聊上一整天。”在社交媒体上,李娟时常分享她的两个孩子在社区排球场上的照片,并配文:“不期待他们成为世界冠军,但一定要教会他们如何接住人生的每一个球。”

如今,虽然李娟已经离开了赛场,但她依然在用粉笔为排球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正如她常对学生们说的:“排球和人生一样,飞得高并不重要,最关键的是如何稳稳地落地。”从奥运会的铜牌到全运会的金牌,从感情的挫折到家庭的美满,李娟以40多年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,真正的“主攻手精神”,不仅仅体现在赛场上的强力扣杀,更在于如何坚定地接住命运投来的每一个球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