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篮球梦落幕时,他们如何开启第二人生?
在CBA赛场上叱咤风云的球员们,平均退役年龄往往在32-35岁之间。当告别职业赛场后,这些曾经的运动健将们面临着人生的重要转折点。他们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多元。
主流转型方向:
- 教练岗位:约40%退役球员选择留在篮球圈,从青年队助教做起
- 体育解说:像王仕鹏这样成功转型为专业解说员的案例
- 青训机构:创办篮球培训学校成为热门选择
前广东队队长朱芳雨退役后担任球队总经理,带领球队再创辉煌;"战神"刘玉栋则进入体制内,担任福建省篮协主席。这些成功案例背后,是球员们退役前数年就开始的精心规划。
球员姓名 | 退役时间 | 转型方向 |
---|---|---|
王治郅 | 2016年 | 八一队主教练 |
张庆鹏 | 2020年 | 天津队助教 |
不过转型之路并非总是顺利。据不完全统计,约15%的退役球员在创业过程中遭遇挫折,特别是在餐饮、健身等行业。前上海队球员徐咏就曾坦言:"离开球场后才发现,商业世界的规则完全不同。"
"我们这批球员很幸运,赶上了中国篮球发展的好时代。但退役后的路,需要自己一步步走出来。"——前国家队队员杜锋
近年来,CBA联盟也加强了球员职业规划培训,联合高校开设工商管理课程。同时,一些球员选择重返校园,如北京队的吉喆退役后进入人民大学深造。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,正在成为新一代球员的共识。
无论选择哪条道路,CBA球员退役后的生活都在证明:篮球场上的终点,往往是更精彩人生的起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