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媒体人付政浩在个人微博透露,从2019年到2024年末,中国人寿CBA失能险累计赔付已超1亿元。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保险在职业体育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,也让CBA的保险制度进入大众视野。
一、CBA失能险的运作模式CBA失能险即国寿职业运动员失能收入损失保险,由中国人寿与CBA公司于2019年共同推出,填补了国内职业运动员失能收入保险的空白。当CBA球员因伤病无法上场比赛时,中国人寿会依据球员签署聘用合同中明确的保障工资额度,按月进行赔付。这一赔付机制,为受伤球员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,也减轻了俱乐部在球员伤停期间的薪资负担。比如球员在比赛或训练中意外受伤,导致长时间无法参赛,在伤停期间,保险公司会按照合同约定的工资额度进行赔付,保障球员的经济收入。
二、保险保障范围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,该保险的保障范围涵盖球员在国家队时的受伤风险。这一点对于球员而言意义重大,解决了他们为国效力时的后顾之忧,让他们能在国际赛场上毫无保留地拼搏。像以往,球员在国家队受伤后,其收入保障往往存在诸多不确定性,而如今有了这份保险,情况大为不同。以周琦为例,赶在2023年世界杯前转会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保险因素。如果没有CBA球队为其上保险,他在国家队受伤后就只能获得国家队的定额保险,相比之下保障力度较弱。而在CBA联赛中,失能险能为他提供更全面、更贴合其收入水平的保障。
三、CBA保险制度的深远影响从2019 - 2024年末超1亿元的赔付金额可以看出,CBA保险制度正在切实发挥作用。一方面,对于球员个人,在遭遇伤病这一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风险之一时,有了经济上的兜底保障。这有助于受伤球员安心养伤和康复,不必因经济压力而仓促复出,从而更好地保护球员的职业生涯。另一方面,对于俱乐部来说,降低了因球员伤病导致的经营风险。以往,球员重伤可能会让俱乐部面临巨大的薪资支出压力,甚至影响球队的运营规划,如今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这一风险,让俱乐部的运营更加稳定。
CBA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,为球员、俱乐部以及整个联赛的发展都注入了一剂“强心针”。随着保险在体育产业中的深入应用,未来有望看到更多运动员在保险的保驾护航下,在赛场上尽情展现自己的实力,推动中国体育事业迈向更高的台阶。相信在保险的助力下,CBA联赛以及中国篮球事业将迎来更健康、更繁荣的发展阶段。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